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上一章被审核了)
李冬早晨起来还得负责同班的叫起,免学费和生活费,还有补贴的待遇不是白来的。
大清早的一通折腾后,书院中间的操场上,甲乙两班的学生正在出早操。几百人排队打拳,口中喊着和哈,很是有其实。
据说这个做早操的规矩是第一任书院山长定下的,一直延续了下来。
新学生以后也是要出早操的,这不是拳还没学么?
贾琏看了一会现,早操的拳法并不复杂,应该是军中传来的拳法,意在强身。
这时候看的出来青云书院的特别,国子监那边,贾琏打听过了,根本不用出早操。
漏刻上显示为卯时七刻,换算一下就是上午六点四十五分。(ps:唐后)
“各位同学,课程表在墙上,大家可等课间休息时自行查看,现在是早读时间……。”
课堂里很快就躁动了起来,所有人都在朗读,内容自行选择,非常的自由。
贾琏的感觉就是吵的脑仁疼,嗯,疼着疼着就习惯了。
不紧不慢的倒水,磨墨,摊开纸张,抄《周易》。练字的时候,很容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这是贾琏最近领悟出来的新技能。
别人在摇头晃脑的大声朗读,贾琏则在安静的抄书,成功的做了一回另类。
贾琏其实不在乎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另类,做另类也没啥不好,至少能省了很多麻烦。
大概每个老师都有暗中观察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学习的习惯。
张廷恩此刻正站在后门的边上,看着满堂学子们认真读书的样子,也看到了另类。
这个季节有个形容词,春寒料峭!这个点虽然不是最冷的时候,却依旧难受。
这不是在家里丫鬟伺候着读书,这是在书院的大教室里头,特点就是通风,这么大的空间还通风,想保暖的难度非常大,没有现代社会的空调和暖气,保暖手段就是硬抗。
早读时间,别人都把手缩在袖筒里,书摊开在面前,摇头晃脑的找节奏大声朗读,唯独贾琏一个人在抄写。加之贾琏个头颇高,坐在最后一排,一眼就能看的很清楚。
坐在最后一排的难处,放在现代社会的课堂就是非常考验视力。
大周朝的学堂没黑板,也不存在板书。上课就是在老师在上面讲,能听懂多少看个人。
即便这种书院模式的教学,在这个时代也是比较先进的。
所以,太祖为何不改革学校呢?贾琏看来这是个疑问,难道说是面位之子?
手有点僵硬的时候,贾琏停了下来,搓搓手,活动一下关节,正准备继续时,身后传来声音:“你的本经选《周易》?”
啊?突如其来的声音给贾琏惊了一下,回头一看是张廷恩,连忙躬身抱手:“老师好!”
张廷恩笑了笑,抬手指了指抄的内容,贾琏这才回应:“还没定本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一遍能加深记忆。即便不作为本经,也有益处。”
张廷恩点点头道:“如此甚好,为师所治为《春秋》。”
《春秋》啊?贾琏若有所思,以前就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海昏侯墓葬出土竹简的新闻,贾琏当初还追过一阵。还有所谓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都是出自《春秋》。
翻译一下,一个事情不给明确的定义,后人可以随意根据自己的需要理解。
后世有学者认为,儒家不算诸子百家,而是教育机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不是汉武帝选择了儒家,而是汉武帝没得选。儒家把持了教育机构,源源不断的培养出人才。这就不是君主的主观意志能决定的事情。
当然了,儒学也是一直在进步的,遭到外来文化佛教的猛烈冲击之后,儒家在宋朝完成了一轮进化,理学成为了主流。
穿书后求生我决定抱柱间大腿...
这本汇集了魏晋时期名人言行的古籍,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6杰伦是一名热爱古籍的年轻人,刚毕业后不久,他当过老师,公司小职员在社会上磨炼一段时间,他在偶然的机会下接手了一家陈旧的书店,他看到了书店的价值,打算将古籍带给更多的人。何美娜是一名勤奋的研究生,由于父母的热爱,她也对古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人在一人生浅酌,淡泊微尘...
末世突然来临,毫无准备的江莉就这么直面自家老父亲的死亡异变,孤立无援的她,正在恐慌当中时,无意中竟然激活了一个跟游戏似的交易平台。这一下食物不愁了,只不过这积分的收集让她有了一种捡垃圾的感觉。还有这...
算命的说我是王母娘娘坐下青狐上仙转世,一生贵不可言,正官星,旺家旺宅富贵安康。于是我出生5个月之后,豪门少爷跪求和我订婚。从此我家越来越有钱,人生路,仿佛按照算命先生说的在走下去。可8岁那年,我见了鬼,先生又说我是恶灵转世,欠了阴间债,十八层地狱里有个人在等我。带刺的铁鞭,十八番刑具,都是为我准备狐诱...
北方诸邦被雄才大略的君主统一,没有天人境修行者的南方大齐皇朝,却因为内部争权夺利而国势衰弱万民离心。在修为冠绝天下的北方君主,准备南向用兵坐拥九州时,大齐第一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