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章 徇私舞弊(第1页)

第一十四章

徇私舞弊

历来科举,考生的试卷都在太常寺批阅。

古来科场舞弊现象频发,阻碍了朝廷选拔优秀人才之路。

为了改变科场风气,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善,大魏建立了一套相当严密的阅卷程序。

先是糊名分装、类似于现代高考的装订密封。

可即便考卷弥封,还是有一些不法考官胆大妄为,凭借辨认考生字迹作弊。

于是,大魏下设誊录院。由书吏誊抄科考试卷,考官凭借誊抄副本评卷。此种做法,就是“易书”,把考试封卷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为了防止誊录手作怪,誊录所用的纸张数、墨水颜色均要一致,统一使用朱砂红笔誊录试卷。

誊写完毕后,还要校对。由对读官将墨卷、朱卷一起交给各位对读生校对,看誊录是否有误。

校对完毕无误后,才进入真正的阅卷程序。

可看起来滴水不漏的程序,在权力干涉之下,还是让权贵子弟有机可乘。

于是这一年,可是陛下特命,在名次定出来之前,必须由曹行之过目,再决定谁是榜首。

九卿之首——太常卿杨乐,和曹行之是平级,如今评个试卷,还要让曹行之审一审,他自然十分不悦。

加上其余两个批卷的考官是朱家人,于是曹行之以一敌三,注定难解难分。

即使糊名,曹行之一眼就看中了萧权的答卷。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曹行之读了此卷,被其所写所思震撼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几份答卷孰高孰低,一眼便能分辩出,萧权的卷子应该是第一!

而太常寺这些人,执意认为另外一个考生更好,那便是朱衡的卷子。

要不是曹行之看到萧权的答卷,朱衡那卷子已经是第一!

那考生写得的确有几分妙义,可远不及这个考生。

曹行之十分赞赏萧权的卷子:“这当是第一!一定是第一!毫无疑问!”

“下官认为,这个考生所写,更深明大义!”太常少卿朱明反对道。

朱明其实早就阅过萧权那份试卷,刚阅之时,便觉得惊艳绝伦。

可朱明是外戚,上头有令,朱衡的卷子必须是第一,他也不得不睁眼说瞎话,硬坚持朱衡是第一。

“天地玄黄,是非黑白应运而生,一眼便知究竟!何为正,何为不正,我看你们都分不清了!既然分不清,为何还坐在太常寺的位置上?”

曹行之话一口,听得太常寺的人心惊肉跳。

杨乐等人心中有气,却不敢发作。

不发作,却也不支持曹行之。

曹行之冷哼一声:“既然你我争执不下!本官懒得废话!来人!将卷子传给陛下!”

“是!”

杨乐和朱明一愣,陛下竟然关注着乡试?

这乡试年年考,为何陛下今年特别关注?

杨乐和朱明还没反应过来,卷子已经送走。

朱明一拍脑袋,完了,朱衡的榜首恐怕要泡汤了……

热门小说推荐
一个人的道门

一个人的道门

穿越无系统权谋道家荒天域,妖族横行,为求生存人族以武成道,以武为尊,在于妖族的杀戮中寻求生机。张砚作为龙虎山道门的最后一位传人,携带着镇派仙器万象珠穿越到了这个世界。金光神咒北斗大神咒诸天降神大法无穷道法,镇压妖族,传道于此!我有道藏三万卷,可焚江煮海,摘星拿月,有万般神通,一个人的道门...

神话原生种

神话原生种

科学的尽头是否就是神话?当人族已然如同神族,那是否代表已经探索到了宇宙的尽头?人已如神,然神话永无止境。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资源,更是文明本身。封林晩什么...

穿越后,我和崇祯称兄道弟

穿越后,我和崇祯称兄道弟

作品简介魂穿大明,误把崇祯当做表弟。从此带着表弟一边赚钱,一边强国。有个叫晋商晋党的跟我们抢生意?我们就假冒晋商,卖巴豆喂马,卖空包弹打炮,离间建奴,杀了他们,兵不血刃。有个叫李自成起兵造反,把我们货物抢了?呵呵,看老哥两个大逼斗抽得他找不到北。老弟别怕,有老哥在,保证你吃香喝辣,回头和我一起逃往海外,找个世外桃源当土皇帝。...

穿越五零,被卖深山后我多子多福

穿越五零,被卖深山后我多子多福

简介关于穿越五零,被卖深山后我多子多福云小小一朝魂穿在五十年代的云小小身上,正值她被拐卖。对在武馆里长大的她来说,逃跑那是分分钟的事情。结果有个声音告诉她,必须要完成原主的遗愿,要不她将会重复经历这样的劫。直到完成为止。云小小见到大熊一样的男主,顿感鸭梨山大。弱弱的说到我还小,三年后再圆房。袁石头看着面前的小姑娘我等你长大。云小小我弱,你要让着我。糙汉大叔好云小小见大叔这么好说话,乘机扮猪吃老虎,提出一堆条件。糙汉大叔都咬牙答应了。于是云小小在深山老林忙着打猎种田,各种致富。若干年后,云小小孩子一大堆,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终于在孩子们的帮助下走出深山,找到唯一的大哥,完成原主的遗愿。...

女县令开过光,荒年领民致富忙

女县令开过光,荒年领民致富忙

石门县新来的女县令,吃拿卡要厚脸皮,就这样的人,朝廷也不说管一管,任她胡作非为,就连山匪,苗疆细作,商贾巨富都看不下去了,纷纷来找茬。对付他们,姜篱眼睛都不带眨的,为实现早日带领县民致富奔小康,任何坏她大事者,定要其留下最在意的代价。看不惯她又干不掉她,关于女县令的流言蜚语传到大奸臣靖王耳中,嗯,听说那女县令是他罩...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