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若徐仪继续留在幼学馆中,她会觉得尴尬吗?
如意想了许久,依旧觉着——
“我喜欢同表哥在一起。和表哥一起玩耍最开心有趣。”
她终于还是坦率的承认了——有什么好尴尬的呢?明明最喜欢同他在一起,同他在一起时也最自在充实。既然婚约压根就没有改变任何事,那么她又何必耿耿于怀?先前如何相处,日后依旧如何相处便是了。
她想明白了,心结就此打开,终于又能重新仰头望向徐仪,“所以若表哥能继续留在幼学馆便最好了。不过,我也不能事事都让表哥迁就我,纵然表哥离开幼学馆……”这么说的时候她便觉着有哪里不对,片刻后终于回味过来,“——我为什么要觉着尴尬?”
徐仪别开头去,却依旧没能克制住,轻轻笑出了声来。
他却也没有乖乖的解释,只含笑望着如意的眼眸,说道,“我大约是要离开幼学馆了。不过,幼学馆和国子学同在学馆,你若想见我时,依旧可以随时相见。”
他们在殿前道别,将要各自行路时,却忽瞧见二郎正大步往此处来。
——前一夜除夕,他自然是留在父母身边守夜,没有回王府去过节。后半夜就势在辞秋殿里歇下,清晨又陪天子去参加朝贺,此刻才刚刚回来。
因大雪纷飞,万籁俱寂,徐仪同如意说话时便没主意到他过来。
二郎却早远远的望见辞秋殿前长阶尽头,有两个人正立在大雪中说话。其中一人披着猩红绒毡的斗篷,头上观音兜半滑落下来,露出乌云般的发髻和白净精致的侧脸,仰着头同对面人说话——正是如意。另一人却并未穿戴斗篷避雪,只一身莲青色的缎面鹤氅,身姿挺拔如剑——自然就是他徐家表哥。
二郎痛心疾首。
外男入宫有许多限制和避讳,但天子却特地令徐仪入宫去探视徐思。二郎便已心生不满,随口一问,天子便笑道,“他和旁人不同。”
二郎略一追问,自然就知道此人日后是要娶他阿姐的。
这个人平日里看着温文尔雅、风轻云淡的,一派谦谦君子作风,二郎放心他同他阿姐一道求学,朝夕相处相互照应——当然要旨是令他照应他阿姐。谁知他竟在二郎眼皮子底下不动声色的暗渡陈仓,就要将他家阿姐弄回自家去……
简直就是扮猪吃虎,岂有此理啊!
二郎一望见他们竟在私底下说话,赶紧大步赶上前。身后替他撑伞的仆役们追赶不及,很快便气喘吁吁的被落在后头。
二郎冲到这两人面前去,徐仪自然驻足行礼。
二郎心中恼他,自然就要用力瞪他。
虽说年纪差的不是太多,但□□岁时差四岁,和二十八九岁时差四岁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二郎往他身前一杵,立刻便意识到自己失策了——徐仪固然彬彬有礼,但这俯瞰他的姿态,天然就是在俯瞰一个小毛孩啊。
二郎气闷——年纪小真是太吃亏了!
偏徐仪心情还相当不错,正十分温和、大度的对他微笑。
二郎:……
“表哥慢走,我就不相送了。”最后他也还是只能下逐客令。
徐仪便同如意对视一笑,各自行礼道别。
☆、第二十七章
二郎对徐仪十分恼火。
但再恼火他阿姐也是要嫁出去的,不过是或早或晚罢了。
二郎将自己平生所见能给他当姐夫的少年数了一遍,发现数来数去不论是谁他都会很恼火。而徐仪之所以是其中最令他恼火的一个,完全只是因为徐仪不但是最合适的——合适到让人打从心底里觉着非他莫属,而且他还是那个必然会成功的——婚约都已经定了。
若换了旁人取代徐仪的立场,二郎觉着他可能不会这么恼火,但他不恼火的理由也许完全只是因为那些人不值得他阿姐另眼相看,纵然日后能娶到他阿姐,也定然娶不“走”她。
因此二郎兀自气闷了一阵子,也只暗暗赌誓一定要令徐仪吃些苦头才好,却并没想去阻挠这件事。
作品简介...
...
作品简介嘿,现了吗?整个世界与你想象的截然不同,生物机械人在坎伯宪章中根本不受保护。夏承浩更不会接受被当作废品处理的命运,不一定要做清洗者,变身暗夜幽灵也蛮...
作品简介许羡站在镜子前,面前浮现出一行奇怪的文字别看了,就算你长了张读者老爷的帅气脸,也改变不了你是个扑街的事实。一觉醒来,许羡穿越到一个灵气复苏的平行世界...
简介关于穿越进新还珠我是团宠嫡公主看简介,看简介,看完简介,主角非薇燕二十一世纪的富家千金乐韵因车祸不幸离世,等她再次睁眼就现自己成了新还珠里面那个恶毒皇后早死的女儿,名曰爱新觉罗璟韵,小丫头也是乾隆亲封的固伦和韵公主。乐韵通过小系统那边得知自己穿到了这部影视剧情未开始的时候,因此她誓要守护好自己的家人,势必不让所有人都跟小燕子和紫薇纠缠在一起。乐韵从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后,她就每天都在乐衷于将乾隆和阿哥们培养成女儿奴妹控。日复一日的刷存在感,抱大腿,讨好,还是有效果的。最起码在小燕子替紫薇送信的剧情来临之际,永琪和众人都没有对小燕子出现半点同情,而是公事公办。虽然最后结局是两人照常进宫生活,可是乾隆等人早已不受剧情控制,全都在自己本该的命运轨道前行。这本书不全部都在讲电视剧里面的剧情,因为我喜欢原创剧情,大概的重要故事会有的。我个人不喜欢小燕子和紫薇的人设,所以我这本书里面的两人是反派女配,永琪和尔泰会另配世家嫡女,一切按照清朝真正制度来写,会出现强行降智情况,但会被女主一一化解。...
简介关于少年江湖饮公元九百年九十年代初,大宋天下既定,四海归一。怎料江湖之中,风云再起。短短数月,三大门派重要人物相继被杀。与此同时,武林中众说纷纭,世人盛传一白衣少年身怀异宝,或曰武功秘笈,或曰藏宝图,就连销声匿迹二十多年的魔教也因此重出江湖。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