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0页(第1页)

  阅读

  政治上的溷浊,可以天然孳生出淘汰廉能之士的机制。在我国历朝历代,这几乎成了一个铁打的定律。若从社会控制的角度观察,不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对于一个国家与社会最大的伤害,一定是来自这个国家政权本身,来自决策者的自私、无能与贪婪,来自对此缺少制度性约束机制。外部敌人所能带来的损害永远是第二位的。诚如毛主席所说,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仅仅是变化的条件而已,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温度永远不能令鸭梨孵出小鸡,只有鸡蛋才行。这应该也是一条类似牛顿定律一般的铁律。  晚明时期,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崇祯皇帝曾经提高军功奖励标准,将杀死一名敌人奖励三两白银,提高到五两。有证据表明,为了得到奖赏,帝国军队中普遍存在杀良冒功现象。譬如,崇祯四年,陕西副总兵上报杀贼五十的军功,检验结果是其中有三十五颗级是妇女和孩子。崇祯五年,山西官兵追剿农民军到河南,领兵将领要当地县长为自己报功。县长说:&1dquo;没有敌人的级怎么报?”那位将领回答说:&1dquo;这个好办。”很快命人送来了一千多个人头。结果,县长在其中现了八十多颗县学里学生的脑袋。  那位当年推荐过袁崇焕的闻名官员侯恂,曾经给洪承畴写过一封信,其中谈到了当时广为流行的一句话,叫做&1dquo;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显然,老百姓对官员和官兵的惧怕,已经过了贼匪。当时的观察家注重到,北京城里普遍弥漫着一种情绪——&1dquo;流贼到门,我即开门请进”。(计六奇《明季北略》,卷十九,北都崩溃情景。)  决策层失道且无能,导致贪官污吏横行,法纪荡然无存,社会离心离德,在此情形下,轻动刀兵的结果,势必蕴含了不可测的后果,不可能不自取其辱。  崇祯皇帝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走向绝路,而李自成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路所向披靡地走进北京城的。  有记载显示,崇祯三年以前,李自成是甘肃总兵杨肇基部下的一个把总(大约相当于今日的连、排长)。崇祯二年底到三年上半年,皇太极第一次率大军打到北京城下时,杨肇基奉命进京勤王。在金县,李自成和他的弟兄们哗变,投入了暴动的农民军。时间大约是在崇祯三年正月。(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五,李自成起。)  此后的十余年间,他并没有非凡明确的政治纲领。其情形大约和陈胜、吴广的&1dquo;苟富贵,毋相忘”差相仿佛。  崇祯十一年底,在洪承畴、孙传庭的打击下,他全军覆灭,只带着十八骑逃进商洛山中。此后,他的坚忍不拔、多尔衮大规模进入中原、崇祯皇帝的庸劣与河南严重的自然灾难,四者合一,帮了他的大忙。到崇祯十三年年底,在得到李岩等知识分子的帮助后,他第一次提出了&1dquo;迎闯王,不纳粮”的政治口号,并由李岩替他编出了朗朗上口的歌谣。歌词大意是:&1dquo;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以此,与大明帝国形成鲜明对照,受到饥寒交迫的中原人民的热烈欢迎。  有证据显示,进入北京之初,李自成的部队军纪严明,并曾经处死过骚扰百姓的军士。可能是下列两个原因,导致了这支大军战斗力的衰减。  先,李自成提出三年免纳钱粮的政治承诺之后,必须筹措大批量的粮饷以供给他那百万大军。这种财政上的压力,应该是他向原大明帝国官员们逼缴钱财的基本原因。假如考虑到大明帝国官员们的贪婪与腐败的话,这种措施显然具有毋庸置疑的正义性。然而,却也具有很难遏制的传染性腐蚀力量。从而,被追逼的范围,由旧政权官员迅蔓延到了商户和普通百姓人家,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有记载说,当李自成下令讨伐吴三桂时,他的部队中,许多官兵的脖子上挂着数量不等的金银项链,腰间携带着珠宝银钱,两只手臂上则戴着大约不止一个金银手镯。很难想像,这些将士们会在心里想着如何奋勇杀敌。

  阅读

  另外一个因素则与伟大的弗洛伊德学说中&1dquo;利比多”的作用有密切关系。这种源自荷尔蒙的力量无所不在,没有证据能够证实这支胜利开进帝国中心的大军,曾经有效地控制住了这种冲动。据文献记载,当时,大明帝国皇宫中有大约九千名宫女。其中,纯粹为了追随先皇帝于地下的人数不是很多,有大约二三百人因为害怕受辱而自杀。其余的除留在皇宫中继续服役之外,大部分被分配给了各级军官和战功卓著的人们。最多的可能分到了三十人左右,少的则三四人、一二人不等。  当时,生过一个惊人的事件,有一个姓费的宫女,据说是皇宫中最美貌的女子之一。李自成做主,命她嫁给一位青年军官。这位姓罗的将军可能是李自成最为欣赏的部下。不料,在婚的当天晚上,这位费姓女子将酒醉的罗将军杀死后自杀。李自成震动之余,很有风度地下令礼葬这位烈性女子。有人推测,这位宫女想要刺杀的目标,本来是李自成。  关于陈圆圆的故事有多种版本,流传极广。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个故事生在大军第二号统帅刘宗敏身上,还有人认为故事的男主角应该是李自成。在学术界能够考证出权威说法之前,我们姑且存疑。不过,无论如何,这个故事想必不是空穴来风。这种生在军队最高统帅中间的情形,在对吴三桂将军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不可能对这支军队毫无影响。事实上,已经有足够多的文献可以证实这种影响的深重程度。譬如,有记载说,在安福胡同,&1dquo;一夜妇女死者三百七十余人。降官妻妾俱不能免,悉怨悔”。(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二十,***。)据说,有些士兵是带着抢来的女子在城墙上站岗的,为了害怕被查哨的长官现,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将那些女子扔到城墙外面去。北京城墙的高度大约都在十米上下。  李自成就是在这种情形下,率领部队开往山海关并投入一片石大会战的。  此时的吴三桂,夹在李自成和多尔衮之间,应该是最难受的一个人。  吴三桂,字长伯,江南高邮人,落籍辽东。他是武举出身,父亲吴襄曾经是锦州总兵。按照明朝的军事制度,吴三桂中武举后,承父荫授职都督指挥。后来,吴襄因为贻误军机罪被捕入狱,吴三桂则因军功晋升总兵,负责宁远的防守。从年龄上推算,他的青少年时代应该是在与满清八旗搏杀的金戈铁马中度过的。  传说吴三桂的脸上有一道刀疤,很深很长。据说,这道疤是他青年时代,为了救他父亲而落下的。当时,吴襄被敌人重兵团团包围,情形危殆。踞守城中的吴三桂请求主将出兵救援,主将和其他将领谁也不敢出城。吴三桂遂带领自己的五百名部下,冲出城去,杀入战阵,救出父亲后,复杀出重围。就此,留下了这道伤疤。这件事情,令他一战成名,给他带来了光荣与尊敬。有史书形容他&1dquo;勇冠三军”。这可能是后来即便声名狼藉,还有一帮子家伙死心塌地跟着他的部分原因。  崇祯十七年正月,吴三桂的父亲被重起用,受命提督京营。吴三桂被封为平西伯,进入了帝国贵族行列,并成为宁远、山海关一线的最高军事统帅。这一年,吴三桂应该是二十九岁到三十岁的样子。此次晋封勋爵,应该与福临继位后,多尔衮以顺治皇帝的名义命令济尔哈朗攻打宁远有关。有证据显示,当时,济尔哈朗在宁远城下,曾经受挫于吴三桂之手。有人认为,吴三桂主要是继续袁崇焕凭坚城用大炮一策,取得的胜利。也有人认为,吴三桂在野战中也颇有斩获。不管怎样,济尔哈朗确实曾经有些狼狈地退回了沈阳。为此,吴三桂在写给皇帝的报告中还觉得很蹊跷,不明白为什么一次不大的挫折,就会让济尔哈朗匆忙退兵。由此怀疑沈阳城里或许有内讧。济尔哈朗回沈阳后不久,便召开会议,主动要求诸王贝勒大臣向多尔衮汇报工作,并提出将多尔衮的名字排列在自己前面,可能也和这一次挫败有关。  在二十多年的反复攻守搏杀中,驻守在宁远、山海关一线的明军经过千锤百炼,已经成为大明帝国军队中最为强悍的一支,素有关宁铁骑之称。刚届而立之年便成为这样一支大军的统帅,吴三桂当然不会是等闲之辈。之所以在官方和民间记载中,很少看到关于他的正面记载与评价,显然和他后来降清又叛清、使自己成了几乎所有人的敌人有关。把他说得从来就是个笨蛋加投机家,大概不是事实。至少无法解释,后来,他何以如此凶悍,几乎打遍了大半个中国,甚至于六十岁以后,还把大半个中国搅得鸡飞狗跳。

热门小说推荐
温柔秘密

温柔秘密

温眠霍逸温眠霍逸霍逸温眠霍逸温眠温柔秘密...

原始部落种田崛起

原始部落种田崛起

原始部落种田崛起无弹窗是云青石的小说作品,情节紧凑,人物鲜明,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原始部落种田崛起无弹窗全文阅读最新章节吧就在...

大唐:无双皇子

大唐:无双皇子

李简穿越大唐,成为了李世民之子。开局就直接跟李世民断绝关系。叮!恭喜宿主激活征战系统。李简???系统在手,天下我有。这世界,终究是囊中之物!...

军婚:糙汉变兵王独宠霸道小村姑

军婚:糙汉变兵王独宠霸道小村姑

一觉醒来,孤儿出身的舒林林穿书了!刚出场就对未来的军政大佬又亲又摸,上下其手。放肆!简直没眼看!现代社会孤苦无依的小可怜,到了七零年代摇身一变成了肤白貌美的团宠小公主!父母兄弟围着团团宠还不算,霸道老公更是整天就知道宠宠宠!往死里宠!!!她手捧聚宝盆感觉自己每天就像一个废物,除了吃香喝辣啥也不会!舒林林,老公,我军婚糙汉变兵王独宠霸道小村姑...

捡到大佬后我马甲掉了

捡到大佬后我马甲掉了

6有希从村姑到林氏集团总裁,兢兢业业到38岁过劳死,死前才知道自己那废物丈夫给自己戴了绿帽子,还在外有了孩子。再次醒来重回18岁,面对重男轻女尖酸刻薄的爷奶,老实本分却愚孝的父亲,软弱好欺但疼爱儿女的母亲,被自己冷待却仍旧爱她的弟弟。6有希这辈子要带着家人摆脱那些吸血的亲戚,让弟弟摆脱残疾的命运,远离废物前夫,换个捡到大佬后我马甲掉了...

四合院禽兽的一生之敌

四合院禽兽的一生之敌

简介关于四合院禽兽的一生之敌21世纪的何宇穿越到了上个世纪7o年代,还一头栽到情满四合院剧中,就是众禽幸福生活的那个四合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