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章 冯家小七(第1页)

之所以清楚这段历史脉络,盖因冯过是个读书人。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这是本朝真宗皇帝所作“劝学诗”,在民间广为流传。

定朝建国初期,迫切需要加强中央掌控。为避免新生的政权再次陷入分裂,重蹈楚王朝后期分裂割据的覆辙,本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地方割据、武官势大、中央无力的教训,“与士大夫共天下“,提高文人地位,扩大科举考试的影响力,削弱、分散武官的权力,逐步确立了崇文抑武的政策。崇文抑武政策从纵向看,本朝的文人地位较秦、汉、楚及其他朝代都更高,武官地位降低,从横向看,在朝廷内部,文官地位提高,而武官地位下降。总而言之,定朝形成了文人主政的政治格局。

上行下效也好,君民同乐也罢,这是个文风鼎盛的时代,读书人成了身份的代名词。

当然,读书这种事自古以来都不是件易事。鲤鱼跳龙门,寒门出贵子,固然励志,实属罕见。

读书,终究只是少数人的专利,盖因成本太高。真宗仁德三年,苏州公使库印刷《大易粹言》二十册,耗纸一千三百张,棕、墨、糊药、印背匠工食钱等一贯五,赁版钱一贯二,成本共计约三贯三,标定售价八贯整,这样的价格又哪是普通人家能承受的?而一个读书人,《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是启蒙类读物,四书五经是必修课,历代先贤之着作也是必读的,可以想象,要供一个读书人,非穷尽全族之力不可。

时有士人如是言“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乃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啧啧,借书抄录为求一读,从文之难可见一斑。

幸运的是,冯过的家境丰实。所以他是个幸运的读书人,否则也不会知道这个时空的历史走向。

信州山郁珍奇,素称富饶之地,四季分明,山环水绕,乃豫章第一门户、有“四方通衢”之美誉。信州正是因为信江河穿城而过而得名。

信江源于怀玉山南的玉山水和武夷山北麓的丰溪水,在上饶汇合后始称信江。干流自东向西,先后流经上饶、铅山、弋阳、贵溪、鹰潭、余江、余干等县,收纳了丰溪、泸溪河、铅山河、湖坊河、葛溪、罗塘河、白塔河等支流,全长六百余里。

前朝楚衰帝曾作词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信江河却是反其道而行,河水自东向西曲折流淌,不舍昼夜。

信江将城区一分为二,河南唤作“水南街”,信州府治上饶县衙落座于此;府衙则在河北,算是主城区。沿灵山门一路向北,经“信江书院”、带湖,过吉阳山,便可见得方圆数十里的山谷盆地间十几座村子依次分布。吉阳山正对着的大村落便是“小骆村”。

有着两百余户人家的小骆村并不小,据说是因当初骆氏兄弟从五里外的“大骆村”搬来此处开垦耕种安家落户而得名,但到此时却是再无骆姓村民,冯姓为最大家族,人口占了约八成。

冯氏迁至小骆村历经八辈一百多年开枝散叶,从开初的兄弟俩到现今的十二房七百余人口,可谓是子嗣兴旺。

冯氏家族在村东围了十数亩地,建了数十幢院落,青砖黛瓦,自成一景。东头叫“上屋”,西头叫“下屋”,各住着六房,有“上六房”和“下六房”之分。

冯过属于“下六房”的五房,父亲冯居庸行五,冯过则是行七,打小被“小七”“小七”地叫着。

冯小七是年十四岁,身量比同龄人高挑,大概有一米六五的样子,但稍显瘦弱。冯氏族人大多身材魁壮,独有他高高痩瘦的,加之唇红齿白、样貌俊秀,便显得有些“鹤立鸡群”。虽然他自幼身体羸弱,却是智力过人,四岁能诵“三百千”,五岁入族学,八岁过县试,九岁过府试,成了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九岁成“童生”,坐实了“神童”之名,此等文坛盛事在定国百余年间仅次于十四岁中进士的燕同叔。但二者却是有本质之别的。

燕同叔从小聪明好学,五岁就能创作有“神童”之称。武帝景德八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次年,十四岁的燕同叔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其神色毫不胆怯,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武帝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燕同叔固然是惊才绝艳,乃是科举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进士,但究其时间节点,其实并无足够说服力。

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各郡、各州中选技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由于各政权具有少数民族统治的性质,九品中正制的作用不能与两晋南朝相提并论。

正因为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建国后又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隋炀帝于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了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其后四百余年,虽然战祸不绝,但科举制度仍是得到了长足的展。

南朝大昌时,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昌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大昌常科的主要科目。

秦楚朝时,针对前代贡举的弊端,曾对贡举制度进行多次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集取士大权于皇帝,限制势家与孤寒竞进,严防考官与士子舞弊,对士子多方笼络。殿试的内容,太祖时仅考诗赋,太宗时加试论一道。神宗殿试进士,罢诗、赋、论三题,专以策定着,限以千字。后又加试律义、断案。哲宗元枯时,恢复诗、赋、论三题。绍圣以后,又遵熙宁试策之制。高宗朝时则规定殿试试策,终秦楚王朝不再更改。

常氏建立大定国后,天下初定,当权者为巩固王朝统治,极力拉拢士子文人,以求天下归心。

武人立国,文人治国,历朝历代大抵如是。归根结底乃是统治者的治政手段。

燕同叔,出身于江南燕氏。武帝常威起事之初便多有仰仗燕氏,后者人力物力财力鼎力支持,可谓是武帝第一臂助……是以,江南按抚张知白举荐云云,实在是有遮人耳目之嫌。

至于科举,展至今,已是形成了成熟完备的制度。

此时的科举制度,可归纳为三级考试第一级是院试,第二级是乡试,第三级包括三种考试,即会试、复试和殿试。此外,还有一次朝考。

凡应考生员(或称秀才)的读书人,称为"童生"(或称儒生),童生在应院试以前,必须经过县试和府试。县试由知县主持,县试录取后才能参加府试,府试由知府主持,府试录取后才能参加院试。院试由学正主持。通过院试录取后,一个童生才能取得生员(即秀才)的称号,生员又分附生、增生和廪生。初进学的秀才称附生,经过岁考、科考成绩优异者,才可以升为增生或廪生。秀才一般是隶属于本府、州、县学的,若考生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则不再是本府、州、县的生员,而称为贡生。

乡试则是每三年(逢子、卯、午、酉年)考一次,五年考两次,称为正科。参加乡试的,必须是生员或出了贡的生员,没有考上生员而以其他方式取得监生资格者,也可以参加考试。乡试被录取的,称为"举人"。

各省举人赴京应进士考试的,称为"会试"。每三年一科,在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会试是由礼部主办的,被录取的称为"贡士"。

皇帝在奉天殿策问会试中选贡士,则称作“殿试”,以此作为选官手段。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成名天下知。

当然,冯七郎早有神童美誉,至少在上饶是薄有名气的。若非老师劝诫,说不得他已过了院试有秀才功名在身了。

喜欢鼎定河山请大家收藏鼎定河山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夫君是反派大佬

我的夫君是反派大佬

秘密?穿越?金手指?看于曼如何打怪升级为反派大佬洗白白!我的夫君是反派大佬...

洪荒:从巫兵到混元无极大罗仙

洪荒:从巫兵到混元无极大罗仙

巫阳重生洪荒世界,成为了炮灰般的存在,小巫兵。在这大罗满地走,金仙不如狗的洪荒,小巫兵实在没有存在感。幸好巫阳及时觉醒金手指。重生洪荒第一年,龙族麒麟族大战与不周山,巫族被殃及池鱼,你成功躲过一劫,获得奖励下品先天灵根,地龙果树。重生洪荒第三十二年,天洪肆虐大地沦陷,大量巫族惨死,你成功躲过一劫,奖励初级巫宝炼制术。重生洪荒一万三千年,龙汉初劫结束,龙凤麒麟三族陨落,巫族崛起,你成功度过这次劫难,奖励祖巫精血一滴若干年后,巫阳已经成长为第十三位祖巫,整个洪荒世界的局面也因为巫阳大变。东皇太一巫族有巫阳在,我妖族何时才能占领天庭。太清圣人巫阳资质不凡,吾当以道友之礼待之。西方二圣西方不生巫阳,万古如长夜!书友裙紫霄宫573344604...

宝可梦:成神之路

宝可梦:成神之路

简介关于宝可梦成神之路原书名。北省,秦市。作为华国四大水系精灵之乡,沿海的秦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培育优势。可这样的地方,却走出了一名立志要成为火属性宝可梦大师的少年。杨光拂了拂肩膀上军装徽章的尘土,眼神镇定而又充满了杀意。他孤身一人,看着前方的米国精灵部队,丝毫没有畏惧之色,反而露出了淡淡的微笑。只来了这么点人么随着他的感叹,身旁的一只人型宝可梦瞬间释放出了滔天的怒焰!既然来了就都别走了吧...

隐士是如何练成的

隐士是如何练成的

魂穿平行时空的八十年代,意外成为一名隐居深山的少年修士!为探寻修行之玄妙,混迹世俗历练红尘,以见证者的眼光,亲历者的心态,普通人的身份,一步步践行着‘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最后成为逍遥人间的真隐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隐士是如何练成的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天价二婚妻

天价二婚妻

三年婚姻,痴心托付,她处处示好,换来的却是他的冷漠跟无视。可许知意不在乎,因为她深爱着陆决。旗袍设计稿件被盗,抄袭污名滚滚而来,白月光的设计下,她被逼入绝境,他却只想拿钱了事。深爱沦为笑话,许知意终于认清事实,陆决不爱她。抹干眼泪,许知意写下一纸离婚协议,悄然离开。三年后许知意作为旗袍设计传承人高调回国,身边优秀爱慕者无数。冷清绝爱的前夫却把她困在洗手间的门口,咬着牙根,许知意,你是我的!许知意淡然一笑,后退一步距离,眸色冷淡陆先生,我们离婚了。男人眼眶微红,手指轻戳着许知意的心口,低声微哑,许知意,你没有心。天价二婚妻...

且以深情度余年

且以深情度余年

破镜重圆双洁修罗场未婚夫们追妻火葬场3年前,明嫣爱霍铮寒爱得死去活来。爱意燃尽时,她果断提出分手离开。3年后,两人重逢,她规规矩矩喊他小叔,而他只想撕碎她的婚纱圈禁她赶走她身边所有的莺莺燕燕烦不胜烦的时候,他也崩溃咆哮你到底还有几个未婚夫?明嫣巧笑摊手不知道呀,七八九个吧?他们个个真香,我也是没办法滴呀霍铮寒深吸一口气得!还得继续赶人!可明嫣为了避开他,宁可嫁给他堂哥的牌位,也不愿意再跟他牵扯。霍铮寒却疯了,牵着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把她堵在墙角。霍太太,儿子都有了,你是不想认账吗!等到两人破镜重圆的时候,哦豁明嫣的牌位老公复活了且以深情度余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