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时徐福又拱手说道:“说起来,下官也有一事想要禀告郡王。我师叔李青月修习道术,对术理机括之学甚有造诣,他听闻南沧营造奇术后,对水泥、磨坊这些好奇不已,也想去营建署见识一二,也不知是否妥当?”
水泥作坊越来越大,除去锻造水泥,也主管工程之事。宣瑾瑜早已为水泥作坊正名,扶为南沧县廷府下属营建署,专司水利营造之事。听得又来一个人才,还是个理工技术专家,宣瑾瑜哪会不答应,只让徐福把他师叔请来一见。
主臣三人又商议了一些细处,书塾选在何处开设,安周和南沧是否要同时开设,第一批老师从何处来,如何开设课程,等这些全部定下,宋冬和徐福这才领命而去。
想到书塾即将办成,宣瑾瑜筹谋了许久的事情终于能够实现,想来这个冬天过去,属地里就能多出不少预备工匠,农术也能进一步传开。不过宣瑾瑜还是有些遗憾,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把小孩们也送进学堂。
现在属地里到底还是人才太稀缺,能做老师的人太少,宣瑾瑜考虑良久,最后还是决定,第一批学员先定成大人,先把大人培养出来,等属地里教学人才越来越多,再对小孩们开办学堂。
作者有话说:
第46章办书塾(二更)
对于办书塾,宣瑾瑜尤为上心,在她心中,这可谓是基建的最重要一环。但凡要做出事情,始终都离不开人。要想让属地里有更多得用的人手,那就要看书塾办得成功不成功。
宣瑾瑜决定开始改良书写工具。
现在书信公文往来,都是用的昂贵帛书,不少经书为了长期保存,甚至会刻在竹简上。可惜帛书和竹简的成本太过昂贵,使得获得知识的代价实在太高,平民百姓如何能够读得起书?至于纸张,现在只有最原始粗糙的麻纸,麻纸十分脆薄,极易断裂,色泽也不干净,既不利于书写,也不利于保存。
宣瑾瑜穿越过来,整日忙着填饱县民肚子,饭都吃不饱,还能想其他?她就没腾出功夫来造纸。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要想大力发展教育,那这造纸术是必须折腾出来。好在对现在的南沧县来说,这事儿却也不难。麻纸之所以粗陋,是因为纸张里含有的植物纤维溶解不充分。实际只要将破布、树皮这些东西打碎后,用石灰水浸泡,就能够分离出完整、干净的植物纤维。
营建署早已能够熟练烧制石灰,弄出石灰水还不容易?按照宣瑾瑜划出来的技术大框,没几天,营建署就摸索出了造纸术,造出来的纸张洁白如雪,韧性十足。进入冬日后,水磨坊也没人磨面,徐福干脆改建了其中两座水磨坊,用水力带动包裹铁皮的大木锤,直接锤碎破布、树皮这些原材料,把这最费功夫的的环节从人力变成水力。
没想到徐福已经是个成熟的理工人才,可以举一反三了。宣瑾瑜欣慰地想。第一批纸就这样摆上她的桌案,等着由她命名,宣瑾瑜手一挥,索性就叫南沧纸吧。
有了纸,那自然也少不了活字印刷术。宣瑾瑜花去身上所有声望值,这才从系统里兑换出了活字印刷术的技术图纸。活字印刷术别的都好做,就是需得雕刻一套字模,包括常用的这些文字,每个字模需大小一致,纹路清晰,做一套十分费工夫。县廷府只得一声令下,调动起整个属地的木匠,人手发一把刻刀,开始雕刻木质字模。为什么不用保存更久的铜做字模?当然是因为铜价太贵。
到这儿还没完。集齐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只能解决印刷成书的问题,可最重要的笔墨,对平民来说依然价格昂贵。墨水制作不易,宣瑾瑜觉得,不如先造个便宜易得的笔?
要想成功造出便宜的笔,那先得从挑出一支完美的硬羽开始。王府厨房折腾半天,选出鸭子身上最粗、最硬的羽毛献上,又去外地买了几只大鹅,拔下硬羽一起送来,只因为郡王爷打算造羽毛笔。
只要洗净硬羽上的油脂,再把尖端削成笔尖形状,当中剖开一道缝,再用针戳出一个小圆孔,蘸取墨水便可以书写,宣瑾瑜对着工匠们说。可徐福带着工匠试了半天,都未能尝试成功,反而是春香好奇一试,就做出了成品。
春香不愧是手工达人,她本就心灵手巧,加上手指又细又稳,做这种精细活儿反而更合适,她很快就琢磨出了诀窍,剖出的笔缝要直,削笔尖的样子要对,她把这些给工匠们一一道来,工匠们也慢慢制作出了羽毛笔。
只是南沧和安丰两县的鸭子、大公鸡、大鹅统统遭了殃,硬羽全被无情拔去,化作了一支又一支的羽毛笔。
造出羽毛笔后没多久,许由大师和李青月道长就前后脚来了南沧县。
许由大师先到。许由五十多岁,肤色黝黑,手脚都结满了老茧,与其说是经学大师,更像是田地里的老农。由宋冬引荐,许由拱手行礼:“许由见过郡王爷。”
宣瑾瑜不敢怠慢,请许由去书房入座。三人寒暄片刻,这才说起正题。
许由是个直爽性子,率先开口问道:“老朽听徒儿宋冬说起,郡王爷有意为属地平民百姓办一所书塾?这书塾也不必讲策论经义,只管讲些百姓生活所需?”
“正如许大师所言。”宣瑾瑜说,她细细给许由讲解起自己的构想来。“我打算在这书塾开设两种课。第一种课曰必学课,入了这书塾就必须习得,这必学课下面再分为两门,第一门必学课为识字课,第二门必学课为算术课。第二种曰选学课,顾名思义,可由学生自发选择,在厨艺、泥水、盘炕三门课中任选其一,修行完毕,就算做完成选学课。”
许由听宣瑾瑜娓娓道来,便已明了,看来郡王爷并非是一时奇想,对这书塾如何开办,心中自有成算。许由默默思忖了一会儿,又说:“依老朽愚见,如郡王爷这般安排教书,确实使得,既让学生们识字认数,又让学生们任学一门过日子的手艺,这般安排,着实是用心良苦,实为百姓之幸。就是不知道,郡王爷这书塾,打算如何收束脩?”
许由这话却是切中要害。要上书塾,便要交束脩,否则书塾就要靠县廷府一力补贴,逐年算来,这开销耗费甚多。不仅如此,若是由县廷府出钱,学生说不准还会怠慢学业,反正也没花一个铜钱。可如果要交束脩,这些平民百姓又是否交得出来?
宣瑾瑜事先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她说:“这束脩自然要收,只不过价格往低处定,收上些银子便罢,余下的自有县廷府补贴。若是有学生付不出束脩也无妨,可以向县廷府借钱,等赚到银钱了,再还给县廷府便是。”
许由奇道:“老朽却是从未听闻,由官府借钱出束脩这样的事情!老朽竟有些糊涂,还请郡王爷解惑!”
宣瑾瑜便细细讲来:“许大师何必自谦?这事儿说穿了也不难。依照咱们这法子,学生若能从书塾里学到手艺,何愁赚不着银钱?只是苦于凑不出束脩罢了。若有人想上书塾,又没有束脩,只需找三位亲朋好友担保,一起去县衙签字画押,便由县廷府借出这笔束脩,一年后再还给县廷府即可。县廷府出借这笔银钱,也只为助学之用,自然也不必收利钱,学生们原数借,原数还就成。”
之前宋冬跟许由书信往来,不断夸赞小郡王,说郡王大才,世所罕见,许由只觉得半信半疑。可今日许由听完宣瑾瑜一席话,已是彻底心悦诚服,只觉得郡王心胸格局不凡,所行之事无不为黎民苍生,这正投了许由的脾性。
许由拱手,正色说道:“王爷此举若能成,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延千秋。老朽愿为郡王编写书本,以助此事!”
见许由答应编写书本,宣瑾瑜喜上眉梢,只要教材到位,这书塾也就快成了!
简介关于孤独的灵魂人生有崎岖也有坦途,有意外也有惊喜。有人幸福的不满足着,也有人悲痛的努力奋斗着。我们都不知道明天将要生什么,也不知道明天将会遇见什么样的人,是魔鬼还是天使,是毁灭还是救赎!...
简介关于小嘴一瘪,萌宝被四海八荒团宠了呜哇T﹏T,偶才两岁,偶不要当这个村长啊!不行啊,小九大人!你挖的坑泉水直冒,你插的秧半月结穗,你开的山流出铁砂,你剿的匪谁人不夸?这个村长你不当谁敢当?于是,十里八乡什么!小九大人当村长了?!家人们快卷起来!加入黑河村有肉吃,家致富不是梦!某知府听说黑河村的野狗都吃得比我好?某巡抚听说黑河村村长手下的兵比我多?某皇帝听说黑河村比朕的皇城还要坚固?人怕出名猪怕壮,于是,黑河村被各方势力虎视眈眈。某铁血神秘大佬动小九者,死!某力大无穷老爹上面的能不能别抢我台词!各国势力兵临城下黄毛丫头出来受死吧卧槽好软萌好可爱老子的心要化了别打了别打了,我投诚还不行吗!小九奶凶奶凶你们别吵吵了!天上的神仙还等着我去哄呢!我很忙的好不好!...
一个农家子的穿越重生,逆袭开挂之路。用非常朴素的白描手法描述了一些日常细节。相信会在小小的细节中打动你的心。第一次写小说,码字,请各位看官多多拍砖。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文案孟晚,因‘不可告人’的设计被扔进了焚仙穹众人都觉得她会灰飞烟灭,没想到她却去了人界体验千般苦楚第一世,爱而不得?可有大佬随时窥屏,这时,大佬觉得他是个好归宿。第二世,祸国妖妃?大佬又觉得他可以做那个昏君。第三世,揭开真实身份。大佬来吧,到我怀里来!注非传统修仙文,是包裹着一层仙衣的大佬宠妻文。自定义标签宠文爽文...
大将军桓宣自戍地赶回京中,见他将死的好友最后一面他们少时伙伴,情谊深厚好友苍白的手握住他,断断续续叮嘱我那未过门的妻子无依无靠,很是可怜,我死后,请你好好照顾她。桓宣抬眼,见雪肤乌发的女子藏在帷幕...
简介关于垂死病娇惊坐起,炮灰竟是我自己妘雀麻了,她穿书成反派大佬的妹妹。半身瘫痪失心疯炮灰人设,这还不够惨?什么是炮灰小说以她的死作为开篇。什么是绝望她穿越到了小说第一章。所以,距离死亡,只剩一场宫宴的时间妘雀老天爷,听我说谢谢你被追杀后,咱是腿不残了,脑不梗了,拜了师父,搞了事业,成了团宠,金手指也集齐了嘿~大冤种炮灰→沙雕躺赢团宠美惨强男二→惊世少年将军大反派兄长→腹黑复仇少主恶毒渣兄嫂→傲娇追爱少女妘雀身披马甲,偷偷开挂,然后惊艳所有反咦,反派呢,反派怎么把自己作死了?傅说你把我的孽缘拆散了,是不是该对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