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全家人既好奇,有期待的目光下林玉娟终于在下午的时候织好了第一只手套。 小手套不大,雪白的,用手撑开还挺有弹性。等套到了林小弟手上时又是紧紧的包着,不会轻易掉了。关键是这么小的小手套五指俱全啊。要是用棉布加上棉花做这么小一手套,再做出五个手指头肯定是没这个好用的。
“怎么样?我想好了,就织手套好了。指头只织一半就行,那样手指头可以做好多事情的。织线衣太费时间,保暖上还是比不上棉袄的。到了冬天还是好多人需要这种手套的。比如姆妈你带着手套做针线都不受影响的,手指头可以捏着针呢?带这个做细致活儿可不受影响的。”说着在那只小手套上比划着,“姆妈,我给你织一副,你用了就知道好了。”
林玉娟想了想,这家里是好多人都需要的,奶奶那里也得送两副。这怎么感觉一下子压力好大了呀?“姆妈,就是这白色太不耐脏了。我们这街上有染色的吗?黑色就行了。”
“街东头有一家卖布的,也带着染色呢。颜色也不多,明天你去问问?可能染一下要好几天的吧。”齐氏也不是很清楚。
“那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得先捻好棉线了?然后线拿去染了色才能织手套啊。光我们自己捻线太慢了,而且姆妈你买的棉花是做棉袄的,这么一来还要去买棉花。”林玉娟说
“呵呵,小妹你忘了吗?我们大伯家可是种了两亩棉花的。家里肯定还有些没卖掉呢。你去问问看?”林秀娟提醒了下妹妹。
“对哦,我怎么没想到啊。不过大伯母的样子好怕,成天绷着脸。姐姐你陪我去吧,现在就走。”林秀娟可不愿意独自一人去家庭气氛那么压抑的大伯家去。说完拿着棉线团,拽着林秀娟就出门了。
大伯家在林玉娟家南边没多远,走不了几步就到了。院门是敞开的,一走进去就看见大堂姐林素娟坐在门口纳鞋底呢。二堂姐铁娟在摘菜,没看见大伯和大伯母。不禁心里松了口气啊。
“姐姐,你钉鞋底呢。大伯和大伯母都不在家啊?”说话的是林秀娟。
“是秀娟和玉娟啊,快到我这里来说话儿。我爸妈他们去地里了。你们今天怎么有空来玩了,平常看你们姐妹俩还挺忙的呀。”大堂姐满脸笑容的说着,手里还不忘再扎两针。
“她们两个呀,忙着挣钱呢。”二堂姐林铁娟也开口了那话里透着的不知道是羡慕还是别的什么。林玉娟也没空去管一个小女孩的口气什么的,还是赶紧办了事情回家吧。今天可等着腌酸菜呢。
“大姐姐,你看我这个棉线团。”说着林玉娟把手里的线团递给了大堂姐。
“嗯,怎么了。你怎么把棉线捻的这么粗?”林素娟看了也是满头雾水。
“大姐,你家还有棉花么?我要这样的棉线,你帮我捻好了。一斤棉花我们出五文钱加工费。棉花也是买你家的。”林玉娟直接说出了来意。
“可以是可以,你姆妈知道么?”林素娟怕一小姑娘不能做主,最后自己白忙活半天不算,还落了二婶的埋怨可不好。
“大姐,姆妈是知道的。她让我们两个过来的。”这回开口的是林秀娟,她证明了林玉娟没有瞎说。
“虽然大姐我不知道你们要了有什么用,既然你要买我就答应了。你要几斤线?”林素娟虽然好奇,但是也没继续问下去。
“五斤吧,大姐你几天能弄好啊?”林玉娟很着急的。
“三天以后应该好了,捻好了我就给你家送去。”林素娟想想自己家三个女人呢,三天足够了。
“好的,那先谢谢大姐了。我们先回家了,家里还有事情。”林秀娟也急着回家呢。林素娟也没留她们,都是乡下孩子,就算现在不是农忙了。只要想干活,总是有干的不完的活儿等着你的。
姐妹俩一到家,就开始忙活着腌制酸菜。先淘了米,米留着做晚饭。淘米水要煮开做酸菜用的。淘米水不太够,林玉娟往水里抓了一小把米。煮开了以后倒出来晾凉。最后在齐氏的帮助下,很快把晾晒得快蔫了的青菜都放到缸里。上面还压上几个洗好晾干的砖头。
第三天下午时,林素娟带着林铁娟拎着捻好的棉线过来了。真看不出来,五斤线可不少呢。林玉娟姐妹两个接过了,收到房里就立即数钱给了大堂姐。银货两清,大堂姐看了也不客气,接上钱打声招呼就带着林铁娟回家去了。
林小弟看着空空的钱匣子“二姐,钱都没拉,你可不能亏本了啊。”
“放心吧,也许赚的不多,但也不至于亏本的。卖不出去就给大家织衣服。”不过去染色可是没钱了啊,跟姆妈要?想想姆妈那死抠死抠的还是算了。明天早上在船上跟爸爸说就行了。看看一个个大棉线团子,她怕人家染色的不方便。就学着前世看到的,招呼姐姐把一个个线团又绕成大线圈。
第二天早上还是天没亮就出了。父女两个一家一家的送泡菜,然后跟每家店主都说了今天是最后一天送了有没有需要购买的。问到最后只有四家定了,有一家才每天一斤,然后两家都是二斤,还有一家每天二斤半。半斤不好算,最后说好是六两。跟所有店铺都约定到了月底结账。林玉娟不由的有点沮丧。林桂禄见女儿一直在嘴里叨叨“怎么才卖了这么点儿呀”不由好笑。
“玉娟,这四家加起来也有三斤六两了。你卖一斤五文钱,这样一天也有十八文了。除去成本,一天也有个十多文。爸爸虽然一天能挣二十多文,那可是卖力气,要挑整整一天的砖头呢。就这也不是天天都有活儿干的。你这还轻松,只要在家里做好每天早上送过来就行了。也不耽误做别的事。”林桂禄口中不经意间透露出了那么一丝羡慕。也让林玉娟明白了,经常挑砖头卖力气是有多辛苦了。
经过林桂禄这么一比较衬托,林玉娟的心情比刚才好多了。收拾了下心情,跟林桂禄说了要去染色的事情。于是林桂禄陪着女儿又走回船上拿了棉线找那家染色的布店去了。由于不知道到底是哪家,林玉娟到了街东头见了布店就进去问。结果不是,不过店家倒也不小气,虽然不在自己家店里消费但还是告诉林玉娟是哪家布店代客染色。
“老板你真好,谢谢你拉!以后要买布还是来你家呵呵。”林玉娟给老板了个好人卡。
“嘿,小姑娘那感情好。你可要记住了,我们家叫杭记布行。就在这个叉路口这里,要记好咯!”店老板笑眯眯的可不认为小姑娘是开玩笑。林玉娟听了更加决定以后有需要就来他家。同时也觉得,这老板真厉害啊。自己得学着点儿才行。与人方便,他自己以后也会得利的。
在杭记老板的指引下,这次很快就找到这个叫做薛家布庄的店。进去后林玉娟直接道明来意要染色,接待他们的是个店伙计,另有一个中年男人不知道是掌柜还是老板的另外招呼客人买布呢。
“我们这里可以染成红色,黑色,藏青色,土黄色,你们要染什么颜色?”店伙计介绍着还指了指几匹布。“不过真正染的时候,跟这几匹布的颜色可能有点色差的。深一点或者浅一点,颜色不一定跟这个是完全一样。”
“那行吧,给我分别染成红色,黑色,还有藏青色的就行。”说完示意林桂禄把大包袱放到柜台上。等林桂禄把包袱解开拿出棉线时,店伙计明显楞了。那中年男人,也走到这边来。看见了这么粗的线也没说什么,只吩咐伙计收好。“一共二十文钱,七八天以后你过来拿东西时再付。”说完又继续去推销布了。这边看伙计收好棉线,又问林玉娟多少线染红色,多少线染成黑色的。“平均吧,三分三。”对于这个林玉娟还真没想太多也不知道染成线是什么效果。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等待的日子。等着棉线染好色,等着酸菜在酵。中间林桂禄还带回了些许好消息,又有两家也订购了泡菜。虽然每家也才一两斤的订购量,但是见到销量能有那么一丁点增长也是很高兴的。因为人家那是天天都要送货的。林玉娟还弄了个账本记账,不然月底怎么去收账哦。每天都把需求量写好,第二天早上按需打包进坛子。然后每家店主都要在账本上自己的那一页签字的,或者按手印也行。店主的需求量有变化的话自己直接在账本上写好。林桂禄带回家来,家里几个孩子是一看就明白了。在这等待的期间,林玉娟也不忘请林老爷子给她又做了两副棒针,一副短的,另一副长些的以后也可以织毛衣。
作品简介...
简介关于穿越极品小姑,带着系统去逃荒一朝穿越,宋楠成为种田文里的极品小姑。被没有血缘关系侄女诬陷推人下河,让宋家人对她心生愧疚,在半年后的逃荒中更是百般照顾。身手最好的二哥宋柏为救宋禾被山匪砍中后背,伤口溃烂致死!远在南方县城当县令的三姐夫一家遭遇流民进府抢劫,宋楠一行人听宋禾的话绕路前往,等到那处县城时,三姐宋楹的尸体早已臭!被县里夫子说有状元之资的五哥宋槐,在流民抢夺物资时被渣男推出,遭踩踏而亡!四哥宋柳更是为了更好的治疗大家,独自一人去深山寻草药不知所踪!就连怀胎七月的四嫂也在逃荒途中大出血而亡渣男更是拿着宋五哥的写满笔记的书籍考了个二甲末端,分到偏远县城当县令!熟知剧情的宋楠要不我还是现在自杀吧?宋楠我觉得我还能抢救一下!...
简介关于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重建大明睁开眼就是甲申之变前夕,李自成已经攻破北京城,关外鞑子虎视眈眈,朝臣纷纷逼宫,面对地狱开局,崇祯该怎么办本作品风格历史为骨艺术为翼。遵守真实的历史,不篡改已知历史,用艺术手法填补历史的遗憾。饮用须知本书非系统,不脑残。...
简介关于养成系恋人宠入骨17岁的道家巫医脉嫡系传人6阎,有一个5岁的童养夫6乘风。拥有顶级天赋的6阎,18岁以后随时会有爆体而亡的可能。而他的解药6二宝,需要成年后才能入药救他狗命。于是,在大师兄的安排下,6阎带着6二宝到京市F大读大学,寻找一线生机。入京后,老年痴呆?能治,5oo万。下半身瘫痪?能治,1ooo万起步。癌症?能治,2oo万起步。白血病?不治!不符合治疗原则!6阎一边靠医术日进斗金,一边寻找压制体内暴戾阳气的办法。礼王府百鬼夜行黄河九煞尸棺幽冥客栈。6阎终于苟活到6乘风成年,两人结契,6阎的命保住了。只是,明明养的是媳妇儿,怎么临门一脚,变了属性?6阎算了,自己养大的,能怎么办?继续宠着呗。...
作品简介儿子闯祸,子债母偿。只是燕绾没想到,竟然撞上了当今摄政王,这祸可就闯大了,几次没跑了,儿子还被拐走了。燕绾收拾行囊,咬着牙进了摄政王府,当起了她的小厨娘。哪知...
诗可证道,词能斩天。始皇长生万载,伐天镇地。项羽力拔山兮,徒手举山岳。白起为人间杀神,真的杀过神。李白诗剑双绝,得证陆地神仙。万万载之后,一切烟消云散,只留下不灭的意志与只言片语的传说,昔日撼天动地的诗决经书百不存一。至此时,秦风穿越神州,身怀华夏五千年历史,满腹经纶...